close

如果問您這問題,古典音樂為什麼那麼 “難懂”?您怎答?

 

我可能答說,因為古典音樂不是用來聽懂的!古典音樂是用來 “感受” 與 “享受” 的!您說不懂怎感受與享受?這我一時也回答不了,只能以後再慢慢地 “音樂漫談” 了!畢竟,寫文章要 “永續經營” 嘛!😄!

 

記得有個不是很好笑的笑話:

在某個小提琴家的音樂會裡,現場有位觀眾(聽眾)在聽小提琴家演奏時,一直掉眼淚,感動不已!小提琴家,音樂會結束後,趕快找到那位 “高人” 說:真謝謝您,我的音樂讓您那麼感動。該 “高人” 回答說:您的琴聲讓我想起,我家母牛臨終時的哭聲。我想起來,就久久不能自己!

  

為什麼這笑話(我們就姑且同意是笑話吧!😄!)裡的 “高人” 會流淚?因為,讓他聯想到了某種聲音,與發出該聲音的情景。

 

那麼,如果沒有聯想會如何?先來實驗一下吧。這音樂您聽了覺得如何?

 

 

本文一開始的 YouTube,是給 baby 的 Bach。這 Youtube 主要是 “教育” 用,但底下其中一段話 “Enjoy this high contrast video with added movement and calming classical music by J.S. Bach to share with your baby. ......“ 。剛好符合我的 “享受理論“!😄!

 

有些科學家提出 “莫扎特效果” (Mozart Effect):“ ....... the theory make the claim that "listening to Mozart makes you smarter" or that early childhood exposure to classical music has a beneficial effect on mental development.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zart_effect 

這給 baby 的 Bach,有沒有 “莫札特效果(Mozart Effect)”?作者一定是說:“有”!但當然,也有反對這 ”效果“ 的學者!我們就把科學留給科學,把音樂歸還給音樂,繼續 “享受”!

 

基督曾講過,“像小孩子一樣才能進天國”。這是不是,把它用在音樂上也行得通呢?禪家也有一道理,說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這是我個人,聽古典音樂的經驗談。放棄 “懂” 的意願,直接進入感受,說不定您能 ”見山又是山“ 哦!?^_^

 

最後,聽聽與上頭一樣的音樂,但用古樂器演奏的。感覺如何?

 

同樣是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我聽後有很快樂幸福的 “感受”,很 “享受“ 這音樂。懂不懂?老實說,我也不知道莫札特先生,要我懂什麼!😄!

 

至於,同樣的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古樂器的調音約低半音。不知道您有沒有不同的享受與感受?請參考我的文章:

 

以後我們就繼續,音樂漫談 古典音樂為什麼那麼難懂” 吧 !

 

本文初寫於 2020 年 12 月 27 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墨爾本寄台灣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re168 的頭像
    ore168

    墨爾本在地人,Melbournian

    ore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