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紐西蘭毛利人的 Poi 歌舞

 

2021 年 2 月 16 日,我寫了下列的文章:

“南島” 是日本人的和製漢字,原文是 Austronesia。南島語系,約有 1300 種語言。南島語系,有個麻煩就是只有語言,沒有文字。這相當增加了,歷史研究的困難度!

 

根據維基網站,https://zh.wikipedia.org/wiki/南島語系

使用南島語系的區域包括臺灣海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馬達加斯加新畿內亞紐西蘭夏威夷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玻里尼西亞等各地島嶼的語言,外加馬來半島上的馬來語中南半島越南高棉占語泰國莫肯語(Moken)及莫克倫語(Moklen)[5]。北起臺灣,南抵紐西蘭,西至馬達加斯加,東至智利復活節島。

 

古早屏東是阿猴,高雄舊名是打狗!

 

打狗是漢人給原住民漢字翻譯名。原文應是 Ta - kau,是馬卡道族語,“竹林” 的意思。這 “竹林” 是馬卡道族人,植建來防海盜用。後來日治時代的日本總督,覺得漢字 “打狗” 不雅,而取京都地名 “高雄” 代之。因為,高雄漢字,日文發音是 たかお(Ta Ka O),剛好音很像原文。因此,我建議台灣的朋友,把高雄的日文發音學起來。有日本遊客來時,直接講出 “高雄” 的日語發音。

 

所以,我簡單地列出變化順序:Ta - Kau --》打狗 --〉たかお(Ta Ka O)--》高雄。

 

本文最後一提的是,也有台灣歷史學者翁佳音,反對以上的說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上這網站讀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高雄市歷史

 

今天,2022 年 6 月 29 日,看到了這則有趣的新聞,題為 “這 2 本日治時代藏書 見證打狗變高雄“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975874

“《打狗築港 大正八年度》與《高雄築港 大正九年度》是高雄港港史館重要的典藏書籍,記錄日治時代建設高雄港的統計數據與照片,但參觀者總是納悶:「為何只差 1 年,打狗變成高雄?」高雄港務分公司臉書粉專今天解答疑惑。

原來大正9年,也就是1920年,台灣改制行政區劃,隸屬台南廳的打狗支廳,併入高雄州,因此推測當時的出版品,將前1年的「打狗築港」,改為「高雄築港」。

不過,高雄港務分公司認為另個問題更引人入勝:《打狗築港 大正八年度》的封面貼了張紙條,依稀可見「港灣課課長」、「上田」、「供閱」、「伊丹」等戳印,好奇最初放置的機關在哪?上田、伊丹又是誰?值得哈日族追尋線索。

高雄港務分公司指出,《打狗築港 大正八年度》與《高雄築港 大正九年度》由台灣總督府土木局,委託台灣報社《日日新報》印刷,分別於1920年與1921年出版,主要是數張高雄港實景與工程照片,以文字描述當時的情況、築港歷程與未來擴建計畫,最後是風向、雨量、潮汐、人口、土地產物、港口產物進出口、進出港船總噸數、船種別、預算、工程進度、船舶表及各項工程的人員出勤總表等等,在數位科技尚未發達的時代,就有如此詳細的圖表數字紀錄,讓人敬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語
    全站熱搜

    ore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