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好友在我的文章(那篇文章,先請好友們不用管^_^)留言:
“我沒有因樂細胞,又看不懂英文,更別說聽懂歌劇
所以我得站邊邊的來偷學點~好友的一.二招”
我答說:
“沒關係!英文我來翻譯。
至於音樂是用來聽爽的,不用懂。以後,我慢慢解釋!”
現在,解釋開始!^_^
很多人 “不喜歡” 古典音樂,據我個人推敲,“聽不懂” 可能是最大的理由吧!?
記得有個不是很好笑的笑話,這樣說:
在某個小提琴家的音樂會裡,現場有位觀眾(聽眾)在聽小提琴家演奏時,一直掉眼淚。感動不已!小提琴家,音樂會結束後,趕快找到那位 “高人” 說:真謝謝您,我的音樂讓您那麼感動。該 “高人” 回答說:您的琴聲讓我想起,我家母牛臨終時的哭聲。我想起來,就久久不能自己!
到底音樂要聽懂?還是聽爽(或像上頭那不是很好笑的笑話,加強悲傷效果)?我強烈主張,不要懂,爽就好!如果,您抱著這心情去聽,我保證您一定會喜歡上古典音樂的。至少,不會再對古典音樂卻步!當然音樂聽爽後,如果還想 “懂”,常上我的部落格來,也是很重要的!^_^
既然要懂,我就進一步吧!^_^
基本上,聽音樂會爽(喜歡),其中主要的因素不是懂,而是 “享受” 旋律(melody),節奏(rhythm),音色(timbre)!
先請大家來聽這音樂(大家可能都聽過):
爽嗎?懂嗎?旋律(melody),節奏(rhythm),音色(timbre)? 再加個 “意義” (也就是歌唱者在唱什麼?或更直接些:這音樂,歌曲是什麼意思)吧!?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聽得很爽。至於懂?大部分的人還是 “霧煞煞” 吧!?
今天我就把這文,當成我的理論:“音樂是要用來聽爽的,不是聽懂的!” 的序文!
如果,您非得聽懂才會爽,那沒關係,以後我會慢慢地解釋音樂。相信只要您常上我家來,相信您一定會 “聽古典音樂,越聽越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