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
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音樂漫談 (83)
- Aug 13 Fri 2021 04:12
音樂漫談 - 呂泉生先生飲酒歌裡的兩種語言
- Jul 26 Mon 2021 08:07
音樂漫談 - 哪個酒歌您聽起來比較爽?
大凡要 “懂”,一定要有個媒介。比如說,一個講台語但不會英語的台灣人,與一個講英語不會台語的英國人,要溝通,要 “懂” 對方在 “講什麼山盟海誓”,很困難。因為沒有共同的語言。
- Jul 22 Thu 2021 10:48
音樂漫談 - 布拉姆斯寫過最 "悲傷" 的曲子
大概一個月前吧!!?在駕車時,聽到澳洲 ABC Classic 節目,主持人播放了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的第二樂章。她說,布拉姆斯自認為是 “寫過的,最悲傷的“。但其實她聽了不覺悲傷。而且,有聽眾回應說,Melancholy 不一定是悲傷的意思。😄!
- Jul 19 Mon 2021 06:08
音樂漫談 - 小調,哭調?
- Jul 17 Sat 2021 07:53
音樂漫談 - 懂了後,您聽得比較 “爽”?
我提倡音樂是用來聽 “爽”(享受,感受)的,不是用來聽懂的。有網友曾回應說:”很多聽眾,對自己聽不懂的東西,不會覺得很爽啦。並不是所有的古典音樂都像圓舞曲,那麼大眾化的。“
- Jul 09 Fri 2021 05:25
音樂漫談 - John Cage 的 TV Koln 3 Superimposed Realizations
我在寫系列文章,
- Jul 02 Fri 2021 04:11
音樂漫談 - 古典音樂要聽懂才能 “爽”(Enjoy)?
我大學時,看過一本漫畫書,畫這樣:有一個神秘,超級厲害的握壽司料理人,開了一家店。但沒什麼客人,去得都是 “真正” 的吃客老饕。有一天,一個 “笨笨” 的客人,走進這店。老闆(也就是這超級料理人)照例喊:伊拉蝦一媽塞~~~要粗沙彌?客人覺得氣氛不錯,坐了下來。很高興的說:先來瓶啤酒吧!當下,超級料理人變臉了:出去!本店不賣給不會吃握壽司的人(老闆當時有沒有加個 “客” 字,在 “人” 前,看太久了。我忘了!😄)!!!!!
- Jun 26 Sat 2021 05:39
音樂漫談 - 古典樂迷的真面目!?
阿瑪迪斯,很棒但不是史實的一部 “舞台劇”,後來改編成電影。電影裡的這段,多少呈現出巴洛克時期,觀眾的 “真面目”!
- Jun 18 Fri 2021 12:59
音樂漫談 - 沒這音樂,您活得了嗎?
澳洲有個廣播電台,叫 ABC Classic。這電台,古典音樂,24 小時播出。
- Jun 08 Tue 2021 07:48
音樂漫談 - 馬勒的 “羅曼蒂克”
浪漫樂派大師馬勒,Gustav Mahler,第一號交響曲第四樂章
- Jun 07 Mon 2021 04:40
音樂漫談 - 命運的呢喃
威爾第(Verdi),命運的力量(La forza del destino Overture)
- May 26 Wed 2021 16:43
音樂漫談 - Govotte by Gossec
根據歷史神童莫札特,6 歲開始學小提琴。但沒有歷史紀錄片,我們不曉得,他拉的如何。剛好,找到了這 3 歲小女生,拉小提琴演奏 Suzuki Book 1 的 Gavotte。我個人是拉大提琴的,這 3 歲的小女生的演奏不是 perfect,但真的很厲害了。而且,超可愛的。
- May 22 Sat 2021 06:57
音樂漫談 - 海頓的第一號交響曲
G. B. Sammartini - Symphony in F (JC 37)
最早開始寫 Symphony 的,根據歷史是 Giovanni Battista Sammartini,1730 年。所以嚴格說,交響曲在巴洛克晚期就開始了!
- May 19 Wed 2021 06:14
音樂漫談 - 命運的力量
威爾第命運的力量序曲(Verdi's Overture to La forza del destino)
- May 12 Wed 2021 08:02
音樂漫談 - 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
我們 Preston Symphony Orchestra https://prestonsymphony.org.au/concerts/2021-season/concert-2-2021 今年第二次音樂會,演奏曲目中,最主要的就是布拉姆斯的第三號交響曲!
- May 09 Sun 2021 14:07
音樂漫談 - 葛希文的節奏
Gershwin plays I Got Rhythm (1931, 3 camera views)
- Apr 22 Thu 2021 05:33
音樂漫談 - 文藝復興巨匠
西洋古典音樂不是 “驟跳” 的!也就是說,文藝復興時代的音樂,走向巴洛克大小調音樂,是漸進的。早期巴洛克音樂,有很多文藝復興 “church modes” 的遺跡。
- Apr 10 Sat 2021 04:30
音樂漫談 - 葛希文的煩惱
An American in Paris,這個作品我很喜歡。
- Apr 05 Mon 2021 14:36
Motet!但不是摩鐵!😄!
大概人類所有的音樂,都是由單聲音樂(Monophony)進化到多聲(Poluphony)吧!?
- Apr 01 Thu 2021 13:51
音樂漫談 - 華格納溫馨的作品,The Siegfried Idyll
昨天我在開車時,聽車上的 ABC 105.9 電台(澳洲),有段有趣的談話。